【竢实·稚学课堂】音乐润童心,专业促成长
同心掬得满庭芳,教研花开五月天。为深入贯彻《梁溪区“1+3+X”教学高质量发展推进意见》相关精神,推动连小音乐教师专业成长,建立一支基本功扎实、学科素养高、教学能力强的音乐教师队伍,我校近日开展了音乐青年教师课堂评比活动。参赛教师展现了各具特色的教学艺术和个人风采,呈现出精彩纷呈的艺术课堂。


课堂一:《凤阳花鼓》
谢昊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歌唱课《凤阳花鼓》。谢老师巧妙创设音乐情境,趁学生兴味渐浓,融合讲、演、奏、唱多种教学形式,辅以图、文、谱、音像、视频等多模态资源,在丰富而有层次的教唱中,学生亲身感受凤阳花鼓的独特魅力,教师将作品所蕴含的生活经验、情意内涵、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贯穿教学始终。


课堂二:《编花篮》
翁佳倩老师执教的河南民歌《编花篮》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。翁老师通过律动、描画旋律曲线等方式,带领学生感受歌曲的高抛低落、豫剧“甩腔”等特点。翁老师用河南方言引入音乐课堂,将传统民歌与流行RAP相结合,让学生在欣赏这首民歌不同演绎方式的同时,感受民俗与现代、朴实与灵动相融合的独特生命力。


课堂三:《乃呦乃》
柴佳逸老师以游戏的形式把学生带进土家族民歌《乃呦乃》的课堂,将土家族“社巴节”的情景贯穿始终,通过师生互动、生生互动让孩子们感受土家族音乐与“摆手舞”的魅力。柴老师让学生深切感受到音乐课带来的愉悦,用自信且饱满的歌声呈现出土家族儿童的热情与幸福。


课堂四:《芦笛》
秦嘉蔓老师执教的课程为三年级歌唱课《芦笛》。秦老师带领学生乘坐“音乐号”列车,到波兰开启一段迷人的音乐旅程。学生通过聆听、律动、学唱等方法身临其境感受进行曲的风格音乐特点,将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融入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里,整个学习过程充满快乐与幻想。


教学开放观云起、朴实坚守花终开。我校音乐学科始终坚守“学科育人”的教育理念,积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,提升学生核心素养。此次课堂评比活动为我校音乐教师提供了教学交流与探讨的契机,我们将继续广纳善言,广取活水,守望教育,静待花开,以睿智和努力谱写连元教育新诗篇!
关注我们
精彩不停

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记得三连哦!
(分享 点赞 再看 )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