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竢实•实遂教师】教海拾贝

创建时间:2024-05-13 14:42:09
https://lyjxx.wxlxjy.com/contents/sitefiles2066/10333420/images/50232810.png

个人简介



冯宇皓,现担任六17中队语文教师兼辅导员。他热爱队员,是队员亲密的朋友和指导者。他基本功扎实,在无锡市少先队辅导员基本功大赛中获特等奖,在“梁溪之春”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一等奖。他立心而学,立德施教,立志跑出青年教师“这一棒”应有的姿态。

https://lyjxx.wxlxjy.com/contents/sitefiles2066/10333420/images/50232811.jpeg


https://lyjxx.wxlxjy.com/contents/sitefiles2066/10333420/images/50232810.png

“我们”与缘缘堂


微风吹动孩子们细丝一般的头发,身体上的汗气已经全消,百感畅快的时候,孩子们似乎已经充溢着满心的欢喜,非发泄不可了。

最初是W君的分享:


我以为一封信投在教室门前,

原来是一片阳光。

我从地上拾起,

多轻呵!这金黄的信笺。


他满足之余,笑嘻嘻摇摆着。这诗立刻唤起了C君的共鸣,他接着发表了他的诗歌:


太阳西沉,

将最后的光芒交给了老梧桐。

梧桐借光辉为笔,

借河面为纸,

给自己画起了水墨影子。

有余晖的傍晚,

都成了梧桐作画的时光,

镜头正想捕捉,

老梧桐拉上了窗帘,

抛影安睡。


听着笑着,我转念一想,因缘相聚,不如借TK先生“缘缘”二字,办一个专用来收集孩子们好文的场所。我们的“缘缘堂”由此而来。

忆起缘缘堂,有两件小事不能忘却。



01

https://lyjxx.wxlxjy.com/contents/sitefiles2066/10333420/images/50232810.png


3月,堂主在班里举办了一场“寻春”诗会,一到课间,孩子们就举着隔日冥思斟酌的作品,口里叫着:“诗来!诗来!”堂主捏过其中一张,信口念来:


藏春

北风吹落几分愁,

河岸杨柳风悠悠。

连元小娃轻踱步,

摊上红花藏衣兜。


一人听毕大喊:“好诗!却不如我诗好!”众人刚欲同声相应,吐出半字又转为嘘声。堂主将这人的稿纸打开:


春到百花齐斗艳,黄红绿紫靛似霞。

微风轻拂飘香远,百里无花却有香。


“你这诗挺有味,却是个无头诗,看我这首。”

…… 

这一首首鲜活的诗都将被保留在册中,我多么希望也能略微保留一点春的痕迹!



02

https://lyjxx.wxlxjy.com/contents/sitefiles2066/10333420/images/50232810.png

《缘缘堂月刊》


为了“对付”期末作文,缘缘堂成员开了数次大会。

“这作文二字,对于我们几位来说,仿佛散发着无限的香气,真想写它一写,可对于另一批人而言是横竖不主动写的,但世间不乏侥幸的例子,万一写了一次那人便‘死而复生’了呢?”

“堂主,不如办一本《缘缘堂月刊》,我们亲自主笔,拟好习题,借老班之名下达任务。”

一阵掌声中,会议通过了拟案,《缘缘堂月刊》诞生了。

直至今日,缘缘堂一共为大家提供了约5万字的稿件,“拯救”了一批在黑暗中四处碰壁的人,希望它能给更多的孩子带去属于自己的欢喜。

炼句的过程难免可畏,但有了缘缘堂的加入,昨日之苦慢慢变成了今日之甜。

在我的印象中,语文学习可总结为十字诀——思维的智慧,情感的热爱。这种智慧和情感如若单凭我讲,孩子们无法即刻理解也难以理解,只有孩子主动阅读,主动抒发,主动感悟,才能在偶然间灵光一现。缘缘堂的出现,就是为了这一现的灵光。


https://lyjxx.wxlxjy.com/contents/sitefiles2066/10333420/images/50232824.png


https://lyjxx.wxlxjy.com/contents/sitefiles2066/10333420/images/50232818.jpeg


来源:无锡市连元街小学